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 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“十三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、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,...
环境信息公开对于环境信息透明度、引导资金流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同时也是企业接受公众监督,保障民众知情权的现化方式。2020年11月18日,中国环境记协与北京化工大学在京发布《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...
11月15日至17日,生态环境部党组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集中学习。会议提出,在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,生态环境部将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“牛鼻子”,编制“十四五”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...
11 月 16 日,来自中国、德国、丹麦等国家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高层人士以“打造中欧绿色引擎、助力疫后全球经济复苏”为主题,展开云端对话。与会人士纷纷表示,中欧双方应充分利用技术、产业和资金的互补优势,寻求...
近日,在2020全球能源互联网(亚洲)大会清洁发展与亚洲转型主题论坛上,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构建亚洲能源互联网,加快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、大范围配置,将推动各国能源基础设施升级,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,带来巨大的...
近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和《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就两项文件公开和征求意见。这是自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,首次在国家层面发布系统性规则...
2030年“碳达峰”的目标与2060年“碳中和”的愿景明确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将会为绿色低碳的新技术、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,成为金融与投资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机遇。目前,零碳正由全...
冰川退缩,冻土融化,全球海平面逐渐上升……这一切都与陆地上空不断积聚的温室气体有关,而二氧化碳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。11月14日记者获悉,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方双喜联合国内科研团队,在学术期刊《自然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