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.12.2021北京科吉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
全国碳市场运行“满月”,这一刚起步的交易市场,如何成为我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的政策工具?近日,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,回应了当前碳市场的热点话题。
上海证券报:全国碳市场上线已一个月了,您如何评价它的功能发挥情况?
赖晓明:从目前运行来看,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,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,交易量也在慢慢放大。由于市场刚起步,部分电力企业还在开设账户的过程中,预计今后几个月整体交易量将进一步提升。
交易量不高,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市场刚刚启动,很多企业还没有完成开户工作。到目前为止,企业的交易账户开户率是80%左右,2162家当中有差不多1600家完成了开户。企业的资金账户的开户量比较低,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入市操作。
二是这次纳入交易的企业当中,大多数企业没有参与过地方试点交易,他们对碳交易有关的流程、管理方法、管理意识的理解都还有所欠缺,对碳资产的管理意识还不强。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意愿目前还有待提高。
全国碳市场是以服务“双碳”目标、服务企业低成本减排为目标的。碳市场办得好不好,是以能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排,推动资金、技术往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领域投入,这是一个标志。
上海证券报:对于活跃全国碳市场交易,交易所接下来将有何针对性举措?
赖晓明:第一,交易所会专门安排力量,进一步为各地企业进行能力建设培训,助力企业了解碳市场,增强碳资产管理意识。当前一大重点工作就是服务好企业开户。
第二,我们正积极推进,把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中。交易所也在和主管部门加紧沟通,时机成熟时会尽快实施。
第三,我们还计划借鉴国际国内市场的经验,在碳市场的机制体制上做进一步创新。地方碳市场的试点阶段,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。比如,交易所曾在试点市场上推出借碳交易、买入回购交易等产品。全国碳市场也将根据企业的需求逐步推出类似产品。
同时交易所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。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,确保市场运行规范、合规。二是维护市场平稳,让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。三是积极提高交易规模,提升流动性。
上海证券报:对于全国碳市场进一步发展,现在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,有何建议?
赖晓明: 碳市场未来的建设和完善,要服务于减排,建设和完善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市场,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多方协同共同努力。
我认为,一个高质量的碳市场应该具备这些特征:政策要清晰稳定,法规制度健全;运行机制要合理,并且能够不断优化;交易规模要比较大,流动性要比较高;价格波动平稳,价格信号要清晰有效;交易主体多样化;交易品种要丰富。
围绕建设高质量的碳市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工作:
一是完善制度体系。目前生态环境部制定了碳市场的管理办法和三个规则。国务院也在抓紧推进条例的制定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也拟定了相关的一些实施细则,正在报备主管部门,尽快落实实施。
二是扩大市场覆盖范围。现在是电力一个行业纳入碳市场,明年应该有两到三个行业会纳入碳市场。希望“十四五”期间,8个重点行业全部纳入到碳市场体系来。
三是尽快引入合格投资人入市。投资人对一个市场来讲非常重要,对市场的繁荣、活跃、稳定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希望金融主管部门能够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,利用金融机构市场成熟的经验和风险管理能力,活跃碳市场。
四是探索建立流动性提供商机制。一个市场的流动性是市场健康的重要标志,流动性提供商机制在国际市场上都已有了很多成功经验,全国市场应该在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下,积极引入流动性提供商,增加市场活跃度。
五是完善核查报告监测机制(MRV机制)。核查报告监测直接决定了企业的配额分配和清缴履约,对企业市场的供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所以,不断地提高MRV的质量,对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。
六是优化分配机制,逐步增加有偿发放比例。现在是以免费发放为主,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,对企业排放约束的进一步增强,应该逐步增加有偿发放的比例。
七是稳固推进产品创新。在积极推进建设全球最大的碳现货市场的同时,也要努力推进期货等衍生品的发展。可以按照从非标到标准,从场外到场内的顺序,逐步推进衍生品的发展。当前正在抓紧研究碳的掉期、碳的远期等相关产品。
八是完善监管体系,建立协同监管机制。碳市场的覆盖面很广,它本身既是一种权益,又是一种商品,又有一定的金融属性。所以,对碳市场的监管也是多维度的。一方面要明确全国碳市场自身的监管,加强以生态环境部为主的监管体系的建设;另一方面要加强碳金融领域的监管,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应协同建立长效金融监管机制,加强协调配合,共同推动碳金融发展。
来源:上海证券报